本网讯 12月21日,为期三天的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2006-2007学术年会在我校图书馆副楼报告厅拉开帷幕。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和来自北京、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语言学科的学术前沿信息,共同探讨语言发展工作的相关问题。
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林伦伦教授主持了大会开幕式,会长詹伯慧教授,副会长邵敬敏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唐作藩,香港大学教授单周尧,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张群显和省社科联、省语委有关负责人,以及我校副校长屈哨兵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刘晓明教授也出席了开幕式。
邵敬敏副会长致开幕辞,他代表学会全体会员对广州大学为年会的举办所做努力和提供的条件表示感谢。他表示,将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将此次年会办成和谐的年会,使其取得圆满成功。
![](/__local/F/88/59/C88F937832538736D4CB31C8AE9_9BF9D2FF_F588.jpg?e=.jpg)
邵敬敏副会长致开幕辞
屈哨兵副校长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代表我校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到会嘉宾表示欢迎。他说,感谢中国语言学会对广州大学的信任,给了我校承办此次年会的机会。他向到会嘉宾介绍了我校概况和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并表示将尽力提供良好条件,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__local/8/89/5E/52AF225888247AAE95251ABBF8B_1AEBB05C_DAC8.jpg?e=.jpg)
屈哨兵副校长致欢迎辞
76岁高龄的詹伯慧教授在会上宣读了他带病完成的《回顾与期望》的工作报告。
![](/__local/7/4B/C7/EDAF25041AC58D7797BFB64BEF5_E07DF89E_123A8.jpg?e=.jpg)
詹伯慧会长作工作报告
开幕式结束后,唐作藩教授、张群显教授、单周尧教授和社科院张振兴研究员分别作了《评介俄罗斯学者的一部中国古音学著作??斯塔罗思津〈古代汉语音韵系统的构拟〉》、《五度制标调法:理论与实际》、《以古音研释古文字朔?举隅》、《学派、继承、发展》的学术报告。
据悉,接下来的两天会议期间,与会者将以不同主题分12个小组交流大会收到的96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中,有9篇由我校教师提交。
据了解,2006-2007年,我校在语言文字方面成绩显著,其中,屈哨兵、许光烈等同志承担了两个社科资金项目,有9位教师所写的共32篇论文发表于校内外不同刊物,共有8人承担了16个在研项目;我校通过学术会议、访问进修、学术讲座等活动进行了多方面的学术交流;会员中,屈哨兵获得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称号(07年9月),他负责的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汉语被动标记的分级多角研究”通过专家鉴定且结项等级为“优秀”(07年10月),孙雍长教授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07年9月)。
(供稿:学生记者 黎韵芝 古雨亭文 高良铨摄影 编辑:高良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