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13日,我校在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召开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方案座谈会。学校党委书记易佐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等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及科技处负责人亲切座谈,就如何建设好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泛听取了意见和建议。副校长陈永亨主持会议。

易佐永书记与抗震中心成员座谈 肖湘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说,抗震中心从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到成长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要得益于五个方面:一是团队建设,抗震中心团队成员都事业心强,团结实干,有一种较强的团队精神;二是重视人才,抗震中心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三是坚持特色,长期以来,抗震中心一直坚持结构隔震、消能与减震控制这个特色;四是领导重视,从华建西院到广州大学合并组建以来,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抗震中心的建设;五是班子建设,抗震中心的领导班子成员一直强调服务意识,并切实为大家服好务。
作为省部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两年内,建设部将委托专家组对建设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验收。如何建设好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周福霖院士希望学校采取非常规的方法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资金投入,同时非常规地引进国内外拔尖人才。
会上,抗震中心的张永山教授等也作了发言,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建设积极献言献策。
易佐永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后作了讲话。他首先祝贺中心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并代表学校领导对抗震中心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表示大力支持。易佐永说,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对抗震中心的发展来讲非常重要,这也是学校的大事。为了把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好,易书记提出,一是要以建成为目标,因为建设好这个基地,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发展提升的需要。二是要以人才为支撑。抗震中心的人才队伍有团队精神,但目前人才队伍结构还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将一如继往地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使用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三是以组织为保障。要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服务作用和党组织的保障作用,在学校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争取多方支持。他希望大家要鼓足信心,看到有利条件,做到上下齐心,团结奋斗,共同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目标的完成。
最后,陈永亨副校长在会上提出,中心的所在成员都要抓住机遇,找准自己的定位,要把个人目标与中心发展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目标结合起来,调整好队伍结构和管理体制,在承担重大工程项目的同时,有意识地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学术水平。
(供稿:肖湘 刘楚君 编辑:朱玉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