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29日上午,“广州大学广东文化基金助学金与贫困学子座谈会”在我校举行。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柳鸣、何向芹,副主任黎家乐,学校学生处副处长李暖均出席了座谈会。
本次座谈会主题为“自尊、自重、自立、自强”,身为《家庭》杂志的前主编,柳鸣女士在会上引经据典,意味深长地向在场学生阐述了这“四自”的重要性。同学们纷纷畅舒胸臆、热烈发言,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理想与抱负。场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柳老师在会上告诉年轻学生,人不仅要有崇高的理想,更要有高尚的情操,做到“四自”是提升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否则一切就如同“空中楼阁”。她语重心长地向同学们强调,“贫穷不是缺点,更不是罪恶”,而是改变命运的一种动力。同学们应该把苦难的磨练当成一种财富,心灵的强壮才是最重要的。她希望同学们能够开心地生活,不要有任何精神负担,除了做好功课之外,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帮助有需要的同学,服务他人,回报社会。最后她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与同学们共勉,期望他们以快乐、昂扬向上的心境尽快投入到大学生活中。
来自各个学院的同学们听了柳老师的精彩演讲深有感触,纷纷举手发言。他们先后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高考经历以及来到广州大学后的感受。法学院的黎同学表示听了柳老师的讲话受益很大。据了解,他现在已经加入学院学生会生活部,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以服务同学的心态度过大学的时光。另外几位发言的学生也表示,今后将好好珍惜大学宝贵的四年,从各方面努力地提升、锻炼自己,将来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回报他人。
会后,基金会理事何向芹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基金会之所以把资助点设在广州大学,是由广州大学的地理位置以及学生构成等因素决定的,而基金会会长叶选平作为广州大学前任校长也是其中因素之一。同时对于如何解决基金会“资源有限,需求无限”的问题,何女士首先希望更多的热心人士能够加入到基金会的行列,同时她也表示,现在基金会只能抱着“一分力,一分光”的理念进行运作,并与学生签订《道德条约》,让受资助的学生能在事有所成之后回馈社会。
据了解,我校此次受到资助的大一新生共39名,申请者必须符合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并且高考成绩较为优异的条件,而受资助的学生将得到免收一年学费的帮助。
座谈会结束后,柳鸣女士特地留下有志从事新闻行业的一名茂名学生,嘱咐他“大事一定努力去做,小事也不能马虎去做”,并纠正了申请书中几处标点符号的错误。
(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吴里扬、黄丹静编辑:朱玉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