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8日中午,预评估专家组分头走进食堂,在各食堂与学生一起就餐,深入了解学校伙食情况。记者跟随专家组其中的一队来到菊苑就餐。

刘教授在点菜 宗泽摄影
12时45分,评估专家刘鸣、刘岩、宋少沪、陈启买在庾建设校长陪同下步入菊苑食堂。虽然经过一个上午的听课,他们依然精神抖擞,脸带笑容。走到点餐窗口前,评估专家组组长刘鸣教授对食堂的菜式特别关注。轮到他点餐的时候,他站在窗口前看了很久,最后才点了四个菜:豆芽、茄子、青瓜、肉丸,装了满满一碟子。自己刷卡后,他笑着对庾建设校长说:“我在学校也经常到饭堂吃饭,我喜欢这种感觉。”
端着盘子,刘教授到处找位置。饭堂里的人并不算很多,同行的工作人员特意留了座位,让专家们坐在一起。但他却摇摇手,七拐八拐地走到一个穿红衣服的女生旁边,弯腰问道:“同学,我可以坐这里吗?”记者赶紧走到刘鸣教授的对面,当询问刘教授是否可以坐下时,他热情地招呼到:“好!好!请坐请坐。”看到记者手并没有拿着饭,他还关切地问道:“吃饭了没有?”

刘教授与学生同台共进午餐 宗泽摄影
虽然前天已经在汇报大会上已聆听了刘鸣教授的精彩讲话,但这次近距离接触,还是忍不住打量起他的外貌来:宽阔的额头,优雅的神态,鼻梁上的一副眼镜尽显学者智慧。他边吃饭边与我们几个学生聊着家常:家乡在哪里?专业是什么?得知其中一个女生是来自湖南,刘教授立刻饶有兴趣地数着湖南的名胜:衡山,张家界,凤凰古城……还向我们介绍起他的家乡--四川。当知道记者来自新闻学院,刘教授饶有兴致地问了不少有关新闻学院的东西:办学规模、学生数量、师资、课程设置等等,在得到记者详细的回答后,他便与记者探讨起前不久发生的富士康天价索赔案。
记者发现,无论是谁在发言,刘教授总是认真地听,说话时一直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还不时报以点头和微笑。面对着他,就像面对着家中的长者,让人感到亲切、舒心。
在轻松的谈话气氛中,记者忍不住问刘教授:“您觉得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他侧着头想了一下,然后笑着说:“这个问题的确很尖锐。我觉得一个好老师要满足四个条件:第一是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只有真心对待学生,才能承担起传道授业的重任。第二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有的老师上课嘻嘻哈哈,却没有授以学生足够的知识。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第三是要有人格魅力。现在的师生关系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师生之间应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散发出人格魅力的老师更受学生欢迎。第四是要甘于寂寞。毕竟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老师受到的诱惑太多太多,要做好老师的工作,只有甘于寂寞的人才能做到。”说到此,顿了顿,身为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的刘教授满含期待地对我们说“我理想中的大学,应该是一所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理想,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理想的学校。”
谈话中,记者真切感到了教授的真诚:对学生的真诚,对教学的真诚。并且相信,在接下来的几天的评估中,以他为首的评估专家组,一定会为广州大学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
(供稿: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任洁璐 责编:林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