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广大 · 正文

头条广大

张高勇院士与我校研究生谈如何成才(图文)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05/11/25

本网讯 11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院长张高勇教授应邀来到我校,为全校研究生作了一场有关人才培养的学术讲座。在讲座中,他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会,通过古今中外不少有用人才的生动事例,阐述了如何培养有用人才及如何成才的道理。研究生处处长郑成主持会议。

张高勇院士在谈如何成才

张高勇院士说,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如何培养人才及如何成才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他认为,要培养人才或要使自己成为人才,首先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我国有句古话“有志者事竟成”。 “志”是广义的,不一定要立志做什么“家”、什么“长”,但一定要有一个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事,做一些有益的事的志向。仅有远大的志向也是不够的,还要有不断进取的目标,因为目标是具体的,是阶段的,是与时俱进的,无限个目标的总和反映了“志向”、“兴趣”和“用心”。

第二,要有勤奋的态度和好的方法。“天才出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业精于勤,荒于嬉”。他说,天才与弱智均为极少数,能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学习的都不可能是弱智,但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定位为天才。他认为我们最好把自己定位为努努力就上去了、不努力就下去了的凡人。除了勤奋、努力外,还要有好的方法,而好的方法要自己去总结、去创造。他说,作为本科生,在大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学基础知识(包括人文学科及专业知识外语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实验手段及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研究生学习阶段,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和较好的外语基础外,还要培养自己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第三,要有创新意识和求实精神。他说,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没有创新,技术就不可能进步;没有创新,经济就不可能发展;没有创新,社会就不可能前进。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破旧立新、不断革命、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社会发展史。我们要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有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精确性。作为研究生,就要了解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并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他强调,创新能力除了体现在坚定的基础知识与对基础知识的活学活用外,还应当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注意可能攻玉的他山之石的学习与采集。同时,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只有经过实践验证的技术设想才是真正的技术创新;发现、发明、创造、前进都是实在的;创新的过程也就是求实的过程,来不得浮躁作风。

第四,要有完善的人格、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良好的情商。他说,完善的人格与无私的奉献,往往能促进人事业有成,取得成功。而人格与地位、职业没有直接关系,人类社会需要各种不同层次的人,但无论什么人,都应统一到完善的人格上。他认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还须认识自身的情绪、能妥善管理情绪、做到自我激励,同时要正确认识他人的情绪,并做好人际关系的管理。他勉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张高勇院士是我国优秀的工程技术专家,是国内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工业领域的第一位工程院院士,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产业工程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和环境学部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兼任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香精香化妆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日用化学工业》和《日用化学品科学》的主编,《中国工程科学》、《应用化学》、《化学通报》编委及日本《Journal of Olco Science》顾问编委。历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科技部进步一等奖二项。目前正参与国务院组织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近三年来,他培养了博士生8名,在国内外发表文章40多篇。

(供稿:新闻中心记者肖湘 责编:朱玉尊 )


上一条:我校将举行本科生物理大赛
下一条:新校园教工公寓使用管理办法确定 值班楼按招待所管理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