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我校召开2025年广州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出征仪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学院团委负责人及相关实践队代表共150人参加仪式。

出征仪式现场
校团委书记冯锐在仪式上介绍了我校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基本情况。今年我校累计组建372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成功结对273支,组队数量实现新突破。今年校级立项首次采用“团队申报+学院推荐+现场答辩+专家评审”机制,共评选出30个项目入围校级立项。校院两级投入经费超150万元,创历史新高。

校团委书记冯锐介绍情况
“青振乡建”实践团负责人杨钧宇、“洁泽卫海”实践团负责人华禹博、非遗传承保护实践团负责人李柳明分享经验
社会实践示范团队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和收获。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青振乡建”实践团代表杨钧宇同学围绕团队扎根英德市锦田村,开展墙绘和环境提升行动的经验进行分享。该团队于2024年获得广东省暑期“三下乡”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典型案例、优秀品牌项目、优秀团队,相关成果获得20余次主流媒体报道。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洁泽卫海”实践团致力于水域全自动垃圾回收技术研究,团队代表华禹博同学结合“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实践经历和“挑战杯”比赛经历,分享团队从调研、实践到比赛的全过程经验。该项目曾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国赛黑科技专项赛特等奖、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一等奖等荣誉。
人文学院非遗传承保护实践团致力于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团队代表李柳明同学分享了团队在贵州安顺、黔南,清远连州、英德和广州等地区,围绕传统音乐舞蹈、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方面开展政校合作,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相关案例。团队曾获广东省暑期“三下乡”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典型案例、优秀品牌项目、优秀团队,相关成果获得30余次主流媒体报道。

学生处处长黄志凯为实践队代表授旗
校团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校团委将充分发挥共青团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围绕“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持续跟进项目进展,协调指导实践团队与各镇(街道)团(工)委有效衔接,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引导广大青年学子通过参与“三下乡”、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奉献社会、服务群众中锤炼思想、锻炼成长,充分发挥大学智慧和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