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以“人工智能与学科交叉”为主题的广州大学第一期跨学科交叉交流论坛在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我校科学研究院主办,由科学研究院院长李进教授主持,邀请了两位学科交叉领域的知名专家、4名学院分管科研副院长以及50余名来自人工智能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10个学院的青年学者参会,并以海报的形式展示了29名青年学者代表的基本科研情况。
在国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背景下,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不仅能打破传统学科的壁垒,同时能有效促进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为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本系列论坛旨在构建促进跨学科交流的平台,定期邀请校外知名专家、校内相关学科专业的青年学者参加交流活动,加强不同学科领域学者之间的深入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激发创新火花,进一步促进广州大学学科交叉发展以及科研人员的广泛、深入合作。第一期论坛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与学科交叉,在科研思维、学术经验、学术规划等方面展开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
我校科学研究院院长李进教授为本次论坛致辞。他指出,希望通过论坛等组织形式,为不同学科的青年学者提供更多的相互认识和交流合作机会,并带动大家开展交叉合作的学术攻关。李进教授对广州大学近期的科研布局以及广东省相关科研战略规划进行介绍,鼓励青年学者要更积极地参与团队化、有组织科研,特别是聚焦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有影响力的科学研究。希望通过两位专家关于交叉学科选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经验分享,能为现场青年学者的后续研究带来一些启发。
广州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李进教授致辞
广东工业大学袁志山教授在交叉学科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力。他从“四个面向”“健康中国2030”“中国制造2025”等大背景出发,分享了医工交叉产教融合作为创新的新高地的发展经验,指出相关交叉融合带来了从基础研究到转化研究、从临床治疗到卫生保健等各个领域发展的新可能,药械组合—治疗新范式大量运用创新材料、先进制造、新型药物递送方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他强调,以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为使命,推进“医工结合”,搭建起医学与工学之间的桥梁,更好助推医工结合学科的发展,在促进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转化,切实解决临床问题,激发学科发展潜力等方面具有深刻意义。
广东工业大学袁志山教授作主题报告
华南成果转移中心李奎总裁在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巨大的影响力。他分享了关于大学科研与成果转化的一些思考,鼓励青年学者要敢于主动与企业谈合作,从实践角度再次审视自己的“科研方向”,理解企业对研发风险的担心和成本的控制,以及企业需要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技术,在与企业合作实践中拓展科学研究的“边界”,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与此同时,要注重科技成果转化的“合规性”。
华南成果转移中心李奎总裁作主题报告
广州大学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潘书生副院长、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袁振杰副院长、教育学院苏启敏副院长、生命科学学院芦思佳副院长围绕学科建设基本情况、培育交叉团队、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
广州大学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潘书生副院长作经验交流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袁振杰副院长作经验交流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苏启敏副院长作经验交流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芦思佳副院长作经验交流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鹏副教授、化学化工学院乔智威教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刘园教授、教育学院窦凯教授分别以“AI驱动生态科学:一些初步思考”、“基于材料指纹与数据驱动下高性能多孔材料的AI设计”、“网络安全威胁情报共享机制”、“青少年为何爱冒险?多学科视角”为主题作分享报告。
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鹏副教授作分享报告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乔智威教授作分享报告
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刘园教授作分享报告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窦凯教授作分享报告
本次论坛还安排了自由互动、展板参观环节,以鼓励在场青年学者分享和讨论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想法,激发新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方向。通过展板展示,促进跨学科青年学者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助力寻找潜在合作伙伴,共同开展跨学科的研究项目,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自由互动、展板参观环节
科学研究院院长李进教授对本次论坛作总结讲话。他表示,本次论坛通过搭建学术对话空间,邀请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相聚在一起,加深了大家的相互认识和了解,为今后的深度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其发展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为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他鼓励在座的青年学者要敢于抢占人工智能发展的先机,积极开展交叉学科方向的研究,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互补和方法创新,推动科学问题的深入探索和解决。最后,李进教授对本次论坛的组织者、参与者表示感谢,并期待未来继续举办不同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为青年学者提供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共同推动我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