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大学城新校园在众多的期盼目光中终于撩开面纱,进驻新校园的序幕在火热的夏日里拉开。按照学校的安排,起义路校区图书馆从原校区撤离后首批进驻大学城。搬迁工作从7月30日开始全面启动,率先整体“安家”大学城。到昨天(5日),该馆二十多万册图书都已顺利搬迁至大学城新校园。8月4日,记者跟随采访,见证了图书馆搬迁过程的一幕。
再见了,起义路图书馆
当天一大早,记者到达起义路校区时,图书馆人员和搬家公司的员工早已开始忙碌的工作,手推车把一捆捆的图书从原馆中搬出来。
记者首先进入起义路教学楼8楼的图书馆过刊室,发现已经打捆成包的书刊杂志堆积在一起,恍惚如小山一般,静默无言又温情有加。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起义路分馆早在7月1日开始闭馆整理,13、14日对图书进行打捆封包、编号。他们把起义路分馆的23万册藏书共打包成1万多捆,同时投入到对这一万多捆书编号的艰巨任务中。到这里,图书馆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才算完成。

搬迁前,图书馆工作人员把书打捆成包 余小明 摄(下同)
图书馆的领导和员工在搬迁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克服了大学城新校园因相关设施未完全装备好而造成的缺水、缺电、交通不便等困难,多次进入大学城对各馆舍进行考察研究以确定相关馆舍的用途。具体到各书库书架以及电脑、工作台、电话等设备的具体数量,他们都一一核实,保证了图书馆搬迁的顺利进行。
“6楼的书库已经全部搬迁完了”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说,记者走近前看,发现书库空荡荡的,已经完全没有往日的书香气息了,昔日的图书馆就这样结束历史使命了。
搬迁中,汗水洒向图书
大学城新校园需进行道路整修,图书馆所有的搬迁工作必须在8月5号前完成。时间的紧迫,又增添了搬迁的艰难。当日主要进行七楼基本书库和八楼过刊室的搬迁。搬家公司的员工说,第一辆车的发车时间是8:15,在此之前必须完成装载任务。
搬书的过程十分繁琐而又艰苦。图书从书库搬到楼下再上车,其中包含了多道工序。搬家公司员工首先乘电梯上楼,把捆好的书搬上小推车,再经由电梯下楼,然后卸下装车。避免打包好的书松散开来,他们装车时都轻提轻放。在这个过程中,搬家公司的员工分工细致合作密切,递搬交接有条不紊,图书馆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穿插其间,搬迁现场紧张而有序。

搬家公司员工正装书上车
负责协调搬迁工作的程老师说,图书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搬迁不是简单的变换藏书地点而已,它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密切配合。工作量大,过程复杂。时间又紧迫,使此次搬迁的难度超乎常人的想象。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光开始亮亮地扎眼了,气温随之升高,搬运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记者看到,不少搬迁人员脸上冒着一个个豆大的汗珠。其中,一位搬运人员汗水正一滴滴流向他所搬运的书上。
我们来了,新校园
图书上满车,我们也跟车进入大学城临时图书馆。大学城新馆还在二期建设之中,起义路分馆迁至新校园社科东楼和西楼的三个临时馆舍。
一下车,搬家公司的人员就忙着卸下图书,用小推车运往馆舍。然后,他们又把书按照一定顺序摆放到指定书架上。
进入临时图书馆,记者看到,各馆舍的书架都已经安装好了。社科楼西楼过刊室的图书正在上架,设于展览馆的基本书库已完成上架,图书馆工作人员正紧张地进行着整架工作──拆包、剪包装条、抽包装条、码书,还要认真检查有没有乱码的书。包装条又厚又硬,剪起来非常费劲。记者看到一名女职工的手已经起了一道道又红又深的痕印,虽然她还戴着棉线手套工作。

基本书库的图书已整齐上架
搬迁刚开始时,大学城还未通水电,这使得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异常闷热,在里面进行图书的上架整架工作,几分钟足以使人大汗淋漓;而新校园食堂还未投入使用,进大学城得自带干粮和水。工作人员向我们提到了搬迁工作的环境艰难。
据悉,图书馆的20多名工作人员从暑假开始至今几乎没有休息,为保证图书馆顺利进驻大学城一直留守在工作岗位上。8月3日,图书馆多名职工在大学城忙到晚上九点才结束工作。
无论是搬迁前、搬迁中还是搬迁后,少不了工作人员的汗水,一天的采访下来,记者亲身体会到了搬迁过程的艰辛。
(新闻中心学生记者曾蔚芬余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