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广大 · 正文

头条广大

众多亮点突显新校园一流水平 首期搬迁工作有条不紊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04/08/02

----龙少锋副校长谈大学城新校园搬迁准备工作

随着新学期开学的日渐临近,大学城新校园第一期工程的建设收尾情况和搬迁准备工作如何,成了学校师生及社会上极为关注的话题。日前,新闻中心记者就此专访了主管新校园建设工作的副校长龙少锋。

“亮点”凸显 搬迁顺利

记者(以下简称记):大学城新校园的搬迁是校内外的很多人都十分关注的事情,目前,首期工程建设的最新进展及验收情况如何?

龙少锋(以下简称龙):第一期工程的建设可以说是大功告成了。首期工程共有16栋建筑,建筑面积约达16万平方米。到7月26日为止,除艺术楼外,已有15栋建筑进行了验收或实物移交。现在,已进入后期的收尾工作,包括道路铺设、绿化、设备安装等。这为确保新学期顺利开学创造了基本条件。

从验收的初步情况来看,本期工程的建筑楼房在工期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按照省里提出的“四个一流”的建设目标,我校的首期工程目前虽然还未能达到最佳状态,但仍然呈现了不少“亮点”:首先在教学设施上,100多个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第一期进驻仅有4900名学生,但全新的计算机配备就达1700多套,此数目还不包括各学院原有搬过去的设备。在教学区里拥有原来校区没有的大型实验室,如新闻学院的演播厅、法学院的模拟法庭等。在生活区方面,学生公寓的环境和设施条件可以说是国内高校绝无仅有的。公寓临江,环境优美,家具先进、有直饮水供应、每人都有一个网络终端。饭堂设施先进,设有电子屏幕显示。所有的教室、公寓和食堂都有中央空调。整个校园将实施智能化管理。所有这些都将为在这里工作和学习的师生提供非常方便和舒适的条件。

龙少锋细数新校园亮点 余小明 摄

记:新学期很快就要开学了,新校园的搬迁准备及进驻工作现在进行得怎样?

龙:这是我们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整个学校从领导到各有关部门、各学院都在为此而忙碌。管理人员的进驻工作早在六月初就已启动了,首先派员进驻的有校卫队和学生公寓管理中心。现在,我们在一边抓紧安装设备的同时,分期组织各部门的搬迁、进驻工作。

有关的搬迁工作正紧锣密鼓而又有条不紊地地进行。新校园临时管委会办公室已于昨天(7月26日)进驻办公。起义路校区图书馆撤消后进驻新校园,他们将于7月30日进驻。医务室将于8月7日搬进,8月9日至13日组织各学院、各机关部门的办公室进驻。总之,我们将争取在8月14日前完成搬迁工作,以迎接当天向市民开放的演练。

环境舒适 以人为本

记:大学城新校园还处在建设初期,各项设施还不够完善。学校将怎么安排首批进驻的学生的生活配套设施?

龙: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省市领导对此也非常关心。我记得早在今年6月初,市委书记林树森在召集各校负责人开会研究大学城学生进驻问题时,就专门就此议题做了部署,要求大学城一期工程完成后要重点考虑如何做到“以人为本”,为学生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根据指示精神,我校重新修订、完善了首期工程中的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方案,尽量让进去的学生能够有很好的学习环境,在生活上有舒适的生活环境。按照建设规划,我们学校的商铺建设在第二期工程中,为了给学生提供生活方便,学校目前准备在生活区中腾出一些地点作为临时商铺。现准备开设大型超市、银行、书店、邮局、眼镜店、理发店、冲印店等。新学期开学后,这些商铺将陆续开业。

此外,第一期工程也有充足的体育运动场地,有1个足球场和10多个篮球场及多个羽毛球场,总量比我们现有的哪一个校区都要多。校园网络也提前进行规划建设,争取于8月10日开通内部网络,最迟于8月20日,就能实现网络与外部连通。有了网络,学生不管在哪里,就可以很方便地与外界联系了。

设备一流的学生食堂 朱玉尊 摄

记:大学城是没有围墙的,加上目前还在继续施工中,师生进驻后的生活和财产安全问题是大家及学生家长极为关心的问题,学校在安全保卫工作方面有什么具体对策?

:“开放式”可以说是大学城的一大特色,也将成为其管理上的难点。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主要靠“人防”与“技防”相结合。负责整个校园治安管理的校卫队有充足的力量,计划派出近80人的保卫人员,他们也配备了较好的装备。而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还有由学生公寓中心的管理员专门负责。在“技防”方面,新校园将实行“智能化”管理。第一期工程中已在一些重点建筑安装了摄像头,在一些重要部位设立红外线报警装置,部分楼房出入将实施凭证进出。同时,校内也拥有较完善的的消防监控系统。

设计一流的学生公寓 朱玉尊 摄

首批派驻 任务光荣

记:大学城远离市区,对于教职工来说,最担心的就是上下班的交通问题,学校将如何解决呢?

龙:第一期进驻后,我们预计每天有200多教工进出新校园。这个数目基本还可以依靠学校交通车来解决。但是明年9月之后,每天进出教师达2000多人,单依靠校车就决不可能了。因此,长远来讲,最终还是要依靠公交车解决上下班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加紧与市公交部门洽谈,考虑专门开辟新校园至集贤苑的专线公车,途经我校各校区及北面的部分教师住宅小区。另外,还将雇用公交公司开通点对点的上下班班车,准备每天在广园和桂花岗校区各开通2辆班车。但是在票价方面怎么解决,还有待研究。我个人的意见是倾向于提高教工的交通补贴标准,走交通社会化道路。

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还是要鼓励教师在大学城周边购买住房。学校在这方面正考虑组织教师集体购房。目前,正与大学城周边一些楼盘开发商做一些接触,为教职工物色价格优惠的楼盘。

有些教工晚上需要加班的,在新校园里设有教师公寓,里面有床位免费为教师提供,以解决教师们的住宿问题。

记: 据悉,其它高校对首批进驻大学城工作的教工已出台了补贴办法。我们学校有什么优惠政策吗?

龙:有关在大学城任课的教师的课酬,学校已制定了奖励措施,每上一节课都1.2个课时计算酬金。具体的一些奖励办法,学校还在研究。我们的情况跟其它学校不同,因为我们是整体搬迁,到明年9月,全部教工都要进驻大学城,这种优惠将不再存在了。

但现在首批进驻新校园的教工,确实条件很艰苦,将做出很大牺牲。对于他们,除了经济上的鼓励外,还应从精神上给以褒奖。同时,还要做好大家的思想认识教育,能够首批派驻大学城新校园是一项光荣的任务,作为学校的一员,应当积极响应学校的安排。

(新闻中心记者 朱玉尊学生记者谭希莹)


上一条:赖卫华、梁杜明为首批进驻大学城新校园工作人员“打气”(图文)
下一条:学生代表慰问大学城新校园建设者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