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珠水,羊城堂皇;广州大学,在此一方。作为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作为广东省、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广州大学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强化大学的使命与担当,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不断谱写着城市与大学共生共荣的发展篇章。2018年5月,学校将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这是继2006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之后,对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又一次“大考”,也是全面总结和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机遇。
广州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逾90年办学历史。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大学、广州教育学院和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高校合并成立新的广州大学,实行广东省和广州市共管、以广州市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广东省和广州市政府支持的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15年整体进入一本招生行列。
学校现有大学城和桂花岗两个校区,在编教职工2838人,在校全日制学生33974人。设有27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理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7年本科招生专业84个。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个面向”,深度实施与广州发展的“三个对接”,着力推进内涵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和开放办学,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与广州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与广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具有学科、城市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坚守育人初心 与区域社会同向同行
1927年,著名教育家、经济学家陈炳权先生创办私立广州大学,学校制定了“博学笃行”的校训,强调“建人、建学”的办学理念。迈入新世纪,广州大学合并组建,在原广州大学校训的基础上确立了“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校训,办学定位进一步明确为教学科研型地方综合性大学。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广州大学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以及广东省、广州市建设高水平大学契机,在服务城市创新驱动发展、开放发展,以及学生未来三十年的成长成才和发展需要的时代坐标中找定位、找目标,高起点、高规格谋划学校发展,规划学校新一轮发展,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与时俱进 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十五”期间,学校经历合并组建,整体迁入广州大学城,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十一五”时期,学校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置于全部工作的中心地位,博士学位授权点取得突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十二五”时期,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获批教育部首批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整体进入一本院校招生行列,人才培养质量跃上了新的台阶。
“十三五”时期,学校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整体推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制定了《广州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2016-2020)》《广州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校办成具有学科特色、城市区域特色和国际化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和“立足广州、面向珠三角和华南地区、辐射全国和海内外,以服务支撑国家和区域战略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和教师教育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的专业学科定位。
明确目标 人才培养定位彰显校本特色
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结合社会需求、学校办学定位和历史文化,学校提出了“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
德才兼备 家国情怀——广州大学按照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战略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认真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明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其中“德才兼备,家国情怀”正是党和国家对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
视野开阔——广州大学在服务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广州城市开放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专业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始终强调培养“视野开阔”“能力发展性强”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爱体育 懂艺术 能力发展性强——广州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有深厚的体艺文化积淀,有重实践、重能力的传统;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使学生成长为行业与社会的中坚和引领者,“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是广大底色的重要特征。
在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下,在充分研究专业发展规律和突出学科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各专业结合本专业基础与特色、条件及国家、地区和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科学论证和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全面保障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断强化
2015年以来,学校以省、市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构建全程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地位,实现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基础设施与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的良性互动。
学校始终把育人作为中心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制定了人才培养的奖励性制度,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注重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实现学科与专业队伍的同步建设。在经费投入方面,学校在制订年度财务预算时,优先保证教学所需,坚持优先保障、优先支持的原则,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还建立了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工作研究定期例会制度,定期讨论和专题研究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改革等教学工作问题,定期对重大决策事项进行专项督查。
为推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校严格执行校院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给本科生开讲新学期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制度,并通过座谈会、“午餐会”等形式加强校、院领导与教师、学生的经常性座谈交流。通过深入课堂、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方式掌握本科教学关键环节的状况,抓实本科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宣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