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学年里,学校图书馆以“改革创新”为工作主轴,大力推进图书馆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数字资源与网络文献阅览室”,实现了从以纸制图书为主的传统图书馆向与电子资源共存共享的复合型图书馆转变,使全校师生更加有效地利用使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资源,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首先是技术手段创新。本学年,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图书馆安装了两套磁盘阵列与大容量的服务器,全天二十四小时全线开通万方数据、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文摘、全国报刊索引、人大复印资料、法律法规数据库、中外文期刊数据库等,建立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示范性镜像站点等两个镜像站,使我馆的数字资源走到了省内同行的前列。同时在总馆二楼大厅设立了检索机,供读者多途径利用图书馆各种资源;
其二是常规业务工作创新。一是配合学校的一卡通工程全面完善“三通”工程。在已经形成格局的“三通”工程的保障下,经过大量的技术处理,做好一卡通的接口程序,推进图书在五个校区馆之间完全自由流通,读者自由阅览,极大地便利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在本校副高以上职称和副处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网上书刊预借服务,这是我馆业务上的新开拓;编制图书馆网站留言簿,收集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并予以解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信息保障与服务功能;二是优化采购渠道。召开与供书商之间的“文献资源建设业务交流会”,在供书商之间形成竞争机制,提高售后服务,保障购书经费更有效利用的同时促使我馆的编目等工作社会化,将有利于促进机构改革和人力资源充分、有效地运用。
其三是对外业务工作创新。在完成《每周广州新闻要目》的正常编辑任务的同时,组织人力为广州市委、市政府提供了数期“广交会专辑”、“人大会专辑”、“政协会专辑”、“留交会专辑”等有关广州市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的专题新闻汇编与六期《广州市非典型肺炎舆情汇编》,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起到了一定作用;积极与社会各界等取得广泛联系,获得了大量赠书,增强了图书馆对外联系,扩大了广州大学的对外影响;拟全力做出“广州媒体数据库”,做好、做精、做强,形成图书馆、甚至广州大学的特色产品,把我们的服务触角伸向社会,为促进广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四是科研创新。本学年在完成年度科研课题的同时,图书馆的人员又获数项科研课题的立项,一部专著出版,并有数篇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在全馆出现了积极向上,百花争艳的科研景象。
其五是形象创新。进行全馆职工技能培训,加强队伍建设,实行礼貌语言,优化岗位服务,结合图书馆网页更新,塑造图书馆人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
( 新闻中心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