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广大 · 正文

头条广大

“十佳学生”阳军:残缺右手泼出过人丹青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日期:2002/11/28

)

本报讯 (记者邱瑞贤通讯员朱玉尊摄影报道)一只因先天疾病而萎缩至只剩下两只手指的右手,它的主人在从小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情况下,竟然成长为高校艺术院系的高材生。在昨日广州大学的“2001~2002年度先进班集体、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暨镇泰奖(助)学金发放仪式”上,这张代表全校“十佳”学生发言的淳朴脸庞分外引人注目,而他的成材经历也让人们感触良多。 练拿毛笔 差点断掉残余小指 这位学生名叫阳军,现为广州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教育班99级的一名学生,在同学眼里,他是校园内的一颗“明星”―――在校三年期间他的学业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综合测评成绩更是在班上列居榜首。先天右手残疾的他从小就选择了一刻不能离开“手”的艺术之路。 细看阳军的右手,记者看到那个残缺的手掌上,称得上是“手指”的恐怕只有拇指和小指两个,而中间的三个手指全都是不超过半厘米的小肉团。可就是这只手,却画出了广受好评的水彩画、工笔画,甚至还可以进行篆刻。 阳军说他小时候因为右手残疾,本来一直都用左手,但是上初二时他忽然发现自己的右手手臂比左手细得多,“我不能就这样让自己的右手废了!”从此他就坚持“强迫”自己用右手画画写字。他能用来拿笔的只有手掌两端的两个残余指头,根本没办法拿稳一根毛笔,于是阳军没日没夜地足足练习了三年,到高一的时候他终于能够拿稳一根毛笔。 由于用力过多,那根长不过两厘米的小指好几次都被磨出了血,和手掌相连的那一小块皮肉总是经不起负荷,“好几次我都觉得残余的这根小指也要断掉了……也不知是怎么熬过来的。”现在说起来,阳军却是一脸的平静。 残手绝活 5分钟刻出精美印章 大二开始,阳军迷上了篆刻,那只“饱经磨难”的右手放下了毛笔又攥紧了石头。一开始他怎么也抓不住那些滑溜溜的印章石,在聚精会神之中,拿着锋利刻刀的左手总是毫不留情地直接划到了残缺的右手上。至今,在阳军的右手上仍可看到那些斑驳的刀痕。 然而血肉痛楚一点也没有减少阳军对艺术的痴迷,经过三年苦练,如今他已把篆刻技术练得炉火纯青,用残手刻出的一百多枚作品被装订成一本精美的《阳军印谱》,多幅作品都被院系留下珍藏。阳军还现场给记者表演了他的篆刻“绝技”―――快速刻印。一枚镌着记者名字的精美大理石印章,他竟只用了五分钟就大功告成! 出生在湖南衡阳一个小乡村的阳军在艺术上显示出过人的天赋,但他小时候却从来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阳军说他从小就特别爱临摹课本上的插图,临得惟妙惟肖。在那个贫困的小山村里,他从小到大都没有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免收学费的师范院校,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的广州师范学院艺术系。 痴迷艺术 愿一辈子延续艺术之路 身体上的残缺一点都没有影响阳军在生活上的积极进取,阳军坦言也许正是因为残疾让他从小就下定决心要“事事强于人”。在大学里,他是一位活得比任何大学生都乐观充实的学生干部,“除了一年级要从哥哥那儿拿钱和申请助学金,后面的几年全是靠家教收入来生活。”大二第一次做家教的经历给他的印象特别深刻,那家人一开始看到他残疾的右手很是惊讶,但是在看过他的教学以后,临走时家里的老爷爷紧紧抓住他的双手,“我们请定你了,因为你教我孙女的不仅是画画,还可以激励她成长的信心。”几年来一共教过多少学生,阳军也记不清楚了,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教过小孩子,也教过幼儿园的老师,甚至还有园长……” 已是大四学生的阳军毕业在即,他说自己没有很高的就业期望,最大的理想是“做一名中学的美术老师,在工作之余还能钻研一下我痴迷的艺术,我愿意一辈子延续这清苦的艺术之路。”这个淳朴的农村孩子,真诚地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愿望。

!

@版权所有 - 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大洋网)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集团简介-广告服务-联系大洋1999 - 2001


上一条:我校第三届田径运动会正式拉开帷幕
下一条:第三届田径运动会视频直播

广州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1999-2016,   GUANGZHOU  UNIVERSITY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粤ICP备 0500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