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日前,2013年度校内研究生论文抽检工作顺利完成。抽查结果显示,抽检的124篇博、硕士学位论文大多质量良好,但也发现6篇学位论文存在质量问题。按照相关规定,学校将对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进行约谈,适当减少其所在学科下一年度招生名额,指导老师下一年度所指导的论文全部列为抽查论文。
据研究生处介绍,我校根据以下四条原则抽检了2013年度已毕业的博、硕士学位论文124篇:一是按专业(领域)的15%抽取,兼顾专业覆盖面;二是同专业(领域)指导学生人数多者重点抽查;三是每位导师至多抽查1篇硕士学位论文以保证受抽查导师覆盖面;四是2012年抽查中不合格或基本合格的导师所指导的学位论文必查。硕士学位论文送审2位不同外单位专家,博士学位论文送审3位不同外单位专家。
据悉,为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深入探索和构建校内研究生质量监控体系,并于2010年建立了校内学位论文抽检制度。这项制度在管理上将学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主要决定权赋予指导教师和相关学院,学校实行事后质量抽检。制度设计的目的在于把尊重一线指导教师、教学学院的自主权与学校的质量监控结合起来,力求寻找“四两拨千斤”的有效管理方式。
抽检工作由研究生处统一组织,于每年11―12月份开展,这是全国性论文评阅的空档期,可以收到相对更为有效的评阅结果。抽查比例为已毕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10%-20%,博士学位论文全部抽查。如发现论文存在质量问题,较重的,学校将对论文指导教师进行个别约谈,并在下一年度减少招生指标,问题严重的取消论文指导教师的导师资格。论文抽查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公布,切实提高论文指导教师和论文作者的学术责任感。
(供稿:研究生处 编辑:杨春荣)
|